春风又绿东风城 神州喜迎神舟归——写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胜利归来之际_paypal年满18岁注册教程

paypal年满18岁注册教程春风又绿东风城 神州喜迎神舟归——写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胜利归来之际

  新华社酒泉4月30日电 题:春风又绿东风城 神州喜迎神舟归——写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胜利归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

  出征时,大漠胡杨金黄;归来日,春风又绿神州。

  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别离没有四季更替的太空,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太空出差时间最长”“完成我国首次舱外维修任务”“取回我国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为常态化实施飞行任务乘组轮换与训练积累经验”……经过工程各系统航天人躬耕不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0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结出累累硕果。

  春风又绿东风城,神州喜迎神舟归。始于30多年前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如同一颗蕴藏着梦想的种子,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和付出,也已经开花结果。

  凝望广袤天空

  半年前飞船升空时的情景犹在昨日,转眼归期已至。

  踏上归程前,汤洪波换上了出征时穿的那身乳白色舱内航天服。此时,他的身上“多了几个标签”:“首位重返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两年多的时间里,汤洪波亲身感受了太空家园从“一居室”到“三居室”所彰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4月30日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撤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飞天英雄踏上了回家之路。

  这次凯旋,恰逢天和核心舱在轨稳定运行满3周年。

  透过核心舱舷窗,能看到这样一番景象:飞船在太空中游弋,舱体散发着莹白色的光辉,两侧太阳翼伸展开来,背景是蓝色星球,上有云层、陆地、海洋。

  这是神舟十八号乘组目送队友远去时的凝望。

  此时此刻,天上地下,人们的目光聚焦一处,盼神舟平安返回地球。

  凝望,是工程各条战线的高度集成。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下面通报返回舱第一次落点预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口令响起,精确经纬度坐标瞬时由祖国的心脏传到正在西北戈壁深处待命的搜救力量。

  凝望,是各个航天测控点位的默契接力。

  “喀什发现目标。”我国最西边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率先捕捉到返回舱入境的身影,随后和田、东风等多个地面测控站接力跟踪测量,一路为返回舱保驾护航。

  凝望,是雷达和光学设备的可靠升级。

  返回舱刚进入黑障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测控区光学图像操作手郭鹏鹏就准确捕获了目标。穿越黑障区时,飞船内部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会产生异常乃至中断,只能依靠雷达和光学设备对其进行跟踪测量。

  傍晚的戈壁滩上,地面搜救分队人员、媒体记者以及周边的牧民群众已经守候多时,人们抬头望着天空。

  “开伞了!”人群突然沸腾起来,只见红白相间的伞花在阳光下绽放。

  “这次任务中,着陆末段高精度飞行轨迹测量有新突破,落点预报精度由公里级提高到百米级以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卞韩城介绍。

  空中搜救分队数架直升机、地面搜救分队百余台车辆迅速向落点收拢集结。

  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稳稳着陆。

  开舱手刘文博随空中搜救分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将开舱手柄精准插入锁孔。正式开舱时使用的手柄重量,仅为某种训练用手柄的三分之一。

  舱门开启,他清晰地看到了3名航天员带着笑意的脸庞。

  “欢迎回家!”刘文博发自肺腑。

  从湘江之畔伟人故里,到黄土高原,再到豫东平原,3名航天员的父老乡亲围坐在电视机前欢呼,鼓掌。

  大江南北,无数关切的目光交织汇集,为3名航天员铺就了一条安全、可靠、温暖的回家路。

  夕阳西下,直升机载着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向远方飞去……

  眺望无边寰宇

  地球悬居茫茫太空,周围看似静谧,实则充斥着大量的空间碎片、高能粒子等,随时可能对近地轨道航天器产生威胁。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披露,此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因空间碎片撞击,损失部分供电能力。

  柔性太阳翼“薄如衣服”,尽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单独维修受损部位,但这项工作对航天员操作精度、速度仍有着很高的要求。

  一次采访中,航天员江新林的父亲对记者说:“心里想着儿子要精心细致地在太空操作,一点不能马马虎虎。”

  首次进行出舱活动的江新林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

  2023年12月和2024年3月,神舟十七号乘组通过先后两次出舱活动,完成我国首次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

  这意味着,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对在轨非预期问题、确保空间站长期运行的能力进一步显现。

  除了在太阳翼等产品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到空间环境特殊性外,我国还利用空间站舱外太空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巨大温差等“优势”,首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

  神舟十七号乘组在轨期间,顺利完成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工作,拆卸并存储非金属及金属类样品共407件,待返回后交由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

  这批样品中,月壤加固材料、月球基地建设材料赫然在目。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木星系探测、太阳系边缘探测……中国航天人始终把目光投向未知宇宙更深邃处。正如汤洪波所坚信的:“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仅会重返天宫,还会让中国人的脚步迈向更深更远的深空。”

  展望美好未来

  神舟十七号秋去春回,神舟十八号则是春出秋返,这并非巧合,而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安排呈现出的必然。

  春夏秋冬,诞生于为古代农业生产服务的二十四节气,四季推进更替,作物生生不息。而一年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频次,何尝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新节气”,随着载人飞行任务压茬推进,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由此孕育出来。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搜救回收任务的圆满完成,并不是一个终点。

  “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疗养。”中国航天员中心徐冲介绍,乘组后恢复工作分3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隔离恢复阶段,主要促进航天员基本生理功能的恢复,用时3到4周;第二阶段为疗养恢复阶段,确保航天员身心全面恢复,用时4到5周;第三阶段为恢复观察阶段,陆续开展各类航天员训练,用时约3到4个月。

  “经过半年左右的恢复,航天员可以转入正常的任务训练期。”徐冲说。

  神舟十七号乘组在轨期间,共开展了84项空间应用在轨实(试)验,生成了60余种200多个各类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林西强在4月24日公开表示,按计划这些样品将随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后续将由科学家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有望在高性能多元合金和功能晶体材料制备、骨干细胞分化抑制骨丢失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的科学应用成果。

  “利用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下行了5批300多份科学实验样品,先后有国内外500余家科研院所参与研究,在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等方向已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林西强说。

  今天放在实验室里的样品,未来将会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市场里的商品。建造空间站以来取得的新成果,通过推广转化与应用,将逐步发挥出更重要的科技与经济效益,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

  此外,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三号等载人飞船返回舱都曾在香港或澳门地区展出,有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感叹“可以近距离感受国家的航天力量”。

  大国重器飞天,情牵华夏同胞。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据林西强介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数名候选对象进入到载荷专家选拔的最后环节,如顺利通过选拔,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网络上热传一段“敦煌飞天壁画成真”的视频,画面中舞姿曼妙的“飞天神女”身后,长二F火箭拖曳着长长的尾焰直上云霄。按照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总体目标,古人“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浪漫幻想,将在2030年前照进现实。(记者李国利、黄一宸、刘艺、张瑞杰、高蕊、王慧)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DJJDS63GDH1JP-版权所有